群居本能

一级群居本能(不需要触发条件):
1. 寻求群体认同
2. 恐惧群体指责和排斥

二级群居本能:
1. 寻求群体尊敬
2. 寻求对群体的支配权
3. 承担群体责任
触发条件:
个体的某方面能力展示,并获得尊敬和支持。
(是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必然反映)

逆反:逆反是对自我的保护,出于动物本能,当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受到威胁时。

人在寻求自己群居本能的时候,可能会触发其他人的逆反。

心理学相关的梳理

为了构建更基础层面理论的知识体系。
实际生活中对同一现象或贯序现象会有不同的解析,深入这些解析后发现在一些底层的矛盾之处,这样便会产生困惑。
究其根本是在于他们的基础理论会有不同之处,只有掌握基础理论的含义,才能更好的去分析事物,不会被各种说法去左右观点,产生大量矛盾及非自洽逻辑。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格式塔
建构主义
黑猩猩获取食物不成功时,并没有出现盲目尝试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观察整个问题情境
前者差别不是被动接受刺激和做出反应,而是主动且有选择的获取刺激并加工
代表人物巴普洛夫、桑代克、华生、斯金纳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托尔曼、加涅皮亚杰、维果兹基
时代20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形成,70和80年代成型
20世纪80年代
核心理论S-->R 模型,刺激到反馈
完形-顿悟学说: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完形
心理学价值在于研究行为而不是研究意识,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
联结-认知学说:S-->O-->R图示——认知加工
同化——信息转换符合现有认知,量变
顺应——调整旧的认知模型,质变
平衡——同化和顺应的平衡
经典性条件反射 Stimulus -- Response 「巴普洛夫的狗实验」
操作性条件反射 R -- S 「斯金纳箱」
认知-目的学说:
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反应概率强化论:学习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提出了个体内在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
程序教学法,中国的教育模式现在还以行为主义为主导的教师+课堂+教材的三元统一

序贯博弈&禀赋效应:竞争者

1 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
1931年,百事可乐濒临破产。面对这样的困境,百事可乐做出的决策是直接把瓶子增加一倍,价格没涨。

面对被夺去的市场,可口可乐只能选择价格战,然而如果进行价格战,夺回的市场带来的利润小于原有市场因价格战带来的损失。所以基于利益最大化,可口可乐无法进行价格战。

百事可乐就是因为先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才选择了背水一战。这就是序贯博弈的策略。

2 京东VS当当

京东初入图书市场的时候可当当大价格战,当时当当果断还击。图书只占京东一小部分份额,却占当当大部分份额。所以京东在这次战斗中以很小的代价就让当当元气大伤。

以上两个案例摘录自宁向东老师的讲课及留言内容。


分析

两个案例中都是以小博大的思路,其实细想,作为市场侵略者的京东和百事,他们在这场战斗中也是有损失的,而且他们并没有完全参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进行策略,而如果以利益最大化去要求可口可乐和当当,立论首先就是失衡的。

为什么大家感觉理解通透而且京东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禀赋效应: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被侵略者都一定程度上有禀赋情况,至少在读者端时这样的。

另外一方面,资产总量占比也会影响到用户对资产价值的评估,在京东这个案例中,如果以京东份额占比来进行预期的话,是具备有用户心理优势的。

所以单纯博弈思想来进行解析可能是不够的,加上行为心理学的思路能够更加清晰的去了解当事人的策略。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后通牒博弈

一个提议者和一个回应者就交易中的m元收益价值进行讨价还价。提议者出价x元(0<x≤m)给回应者,留给自己m-x元。回应者接受,则回应者得到x元而提议者得到m-x元。回应者拒绝,则双方什么都得不到。提议者按最小出价单位出价而回应者接受是该博弈的唯一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但是实验结果不尽然,英国博弈学家宾谟做了实验,发现提方案者倾向于50:50,而接受者倾向于,少于30%拒绝,多于30%接收。「引自百度百科」

公平感

关于公平感和心理预期收益的分析。

接受者心目中有有一个临界线「30%」,当提出方案者低于临界线时,会产生不公平、委屈、愤怒的情绪,进而可能会引起报复行为。

玩家的预期

玩家对公平感的预期有两个方面:玩家之间的公平与玩家和开发者之间的公平。

现在的游戏开发者已经有一些意识来保证玩家之间的公平:诸如保底抽卡等。当玩家之间的公平被相应的保证时,玩家的注意力会集中到玩家和开发者之间。

对于开发者来说,如果注重口碑的影响,那么情景会接近最后通牒博弈,最后通牒博弈可以作为游戏设计和运营的一个理论支撑。

本文内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纳什均衡中最基础的模型。双寡头模型下设定没有互相勾结,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且双方都了解,生产成本为零,古诺模型下的企业通过调整产量来达到纳什均衡。

双寡头推广到N寡头,每个寡头生产量 = 1/(N+1)*市场总容量。「(1/2―1/8―1/32―……) = (1/4+1/16+1/6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