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敏捷方式的游戏项目开发优化

现在在一些项目中普遍的存在以下的情况:
1. MVP花费时间过长,风险和沉没成本高。
动辄需要1-2年时间。当然对于一些游戏而言4-5年也是必要的。但是客观来说,还是因为团队抱有“丑媳妇见公婆”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玩家,而通过各种道理来延长面对玩家的时间。
2. 游戏的测试目标固化,有几次测试,每次测什么都在游戏立项的时候就确定了。
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一点:失败的游戏各项数据指标都不是很行,而成功的游戏产品,其好的游戏数据其实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游戏长期留存很高,但是付费率低于及格线;有的游戏ARPPU很好,但是付费率不行。
对于这样的实际情况,一条线拍死每个指标的生死线和成长轨迹,是没有经过辩证的随大流行为。会导致团队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得短视。
3. 目标不连贯及阶段性时间分配不合理。
每次的测试目标之间是没有连贯性的,而且时间分配并不是根据目标实际规划得到的(往往实际的情况下,越是每次测试差强人意,团队越是焦虑)。这也会造成团队一定程度上的鸵鸟心态,得过且过。

优化开发流程

仍然是基于正常的敏捷框架来进行调整的,有两点内容进行了优化:
1. 尽早在MVP阶段进行泛用户的ROI测试,不惧怕暴露问题。也能够尽快破除鸵鸟心态,更加心平气和的进行游戏的开发。
2. 在每次迭代之后,投入更多成本在目标确定上,更仔细的根据确定的目标评估周期和风险,能拆就拆。

发表回复